当前位置:读零零>历史军事>王牌战将> 第九十八章 奸佞误国 浪荡函使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九十八章 奸佞误国 浪荡函使(1 / 2)

书接上回。郑俨给胡太后出了稳住广阳王的主意就是满足他的请求。而徐纥为了自己不出差,他想出一个鬼主意。巧言道:“臣想到一个一个办法,不知可行与否?”太后说道:“不必哽咽,说来听听!”

“太后何不下旨给柔然可汗阿那瓌,让他带兵抄掠贼兵的后方。这样的话,我们就可以前后夹击,一来是可以快速剿灭贼兵,二来功劳也不至于都被他们得去!”貌似条条有理的主意,其实也夹杂着徐纥对柔然君臣的报复,一旦失败,破六韩拔陵就会吃掉他们。徐纥一直为自己出使柔然受过的不公待遇耿耿于怀。胡太后听来觉得是个好主意。

元纂听到这个消息,连忙入朝对太后当面劝阻。面对这个辈分比自己还长一辈的宗室,胡太后当时并没有表态。元纂知道胡太后的不表态代表着什么。他已经无力回天,对着天空一声长叹,大魏朝呀!难道你真的气数已尽了吗?列祖列宗啊,我们的江山就要毁在这个女人手里了!

徐纥指使人弹劾了元纂一本,称他有不臣之语。胡太后借住这个子虚乌有的奏折,将这个曾经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宗室撵出京师,贬到了恒州。肃宗皇帝又失掉了一个拥护自己的近臣,变得更加郁郁寡欢。也只有和潘充华将自己心中的苦楚说一说。

中书省的张仲瑀选择了哭谏,哭得那叫一个惨烈呀!他给太后说道了叛军的剿灭要依靠自己的部队,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。国家还没有到靠外人来帮忙的处理事务的地步。反正是今天哭了明天哭,每次上朝就哭,朝臣在商议事情,他就放声哭。肃宗皇帝看看下面的群臣也就只有他明事理。还敢说话。他这样不顾一切的哭,太后很生气,也很无奈。他说的句句在理,又是为朝廷着想,总不能因为哭就给他定个罪吧!太后暗暗向徐纥挤眉弄眼的,徐纥会意。

怎么才能除掉张仲瑀呢?他坐在轿子里,静静的思考着这个问题。几个羽林军将士映入了他的眼帘。对,就在他们身上做做文章也未尝不可。命轿夫赶快停下轿子,自己走出来。嘴里故意嘟嘟囔囔的朝着几个羽林军走去,到了他们身边也装作没看见。他没看见羽林军的将士。人家可是看见他了,恭恭敬敬的抱拳,等候着他,大家见他也不答话,眼睛直直的看到前方。心里也纳闷,竖着耳朵一听,好像说的事情和自己有关系呢?再仔细听可不就是自己的事情吗?

张三问道:“刚才徐大人,说的话你可曾听清了?”李四说:“听得真真的,张仲瑀这个狗日的,净没有好点子!他出的主意可是让你我兄弟等到死,也别想当个一官半职的!”王五说道:“张仲瑀要求修改选法,就是不想让武人担任清要的官职!”那个说:“可不是么,论军功,不论年龄!我们几时能建上军功!走回去!”

众人也回到军营一嚷嚷,就连虎贲军也惊动了,将士骂骂咧咧的走到街上,立榜定期,宣称三天后要杀掉张仲瑀的全家,躲在轿子里的徐纥看到这样的情况,才说声起轿回府。三天后羽林军、虎贲军还有巡城的将士,也加入其中。大家越聚人越多,浩浩荡荡的直奔张府来了。路上这么大的动静竟没遇到一点阻拦。他们一路上拾取柴草等可燃材料。

到了张府,大家踹门而入。见到张家的人就打,可怜张仲瑀的老父亲张彝刚刚过完六十岁寿辰。被他们二话不说按倒在地就打。伶俐的家人看事情不妙,跑到后院告诉了张仲瑀,张仲瑀慌忙而逃。刚跳下墙去,就听见老父亲张彝被打发出的惨叫。张仲瑀不忍心,复又翻过墙来,跑到客厅,见一群人像疯狗一样,对着老父亲拳脚相向。张仲瑀无奈给这些人磕头,祈求放过自己的父亲。打红眼的羽林军将士过来抬起文弱的张仲瑀,点着他们拾来的燃料,将他拖入火坑。可怜一个忠义之士如此惨死。张彝被家人就活过来,听说儿子被活活烧死,悲痛的一口气没接上来,散手西去。好好地一个家顷刻因为一句话弄得家破人亡。

张府披麻戴孝,嚎啕大哭。徐纥却在家中躺在躺椅上,沏了一壶茶,庆贺自己的妙策。就连太后也夸奖徐纥乃是智谋之士,事情办得漂亮。朝廷的其他忠义之臣请旨严办。太后等人挨不过只得将为首的八人斩首,其余一概不问,而且下诏大赦,宣布准许武官依年资人选,不加限制。这次事件,事前已经立榜定期,朝廷有关部门丝毫不加禁阻;事后从轻发落,而且屈从闹事者,法纪荡然名存实亡。有了替死鬼朝臣们也就无话可说。张仲瑀的哥哥左民郎张始均只得忍气吐声。

这件事情在京城内传的沸沸扬扬的,大家多有替张仲瑀可惜的。无奈生命去不复返。一个叫高欢的从平城送快递邮差目睹了整件事情,他回到平城就辞掉了“函使”的工作,并将家中所有的值钱物件都卖了。他的很多同事多笑话他,有人说:“这小子浪荡惯了,靠着京城的高家抬举,给他找了这么一份有油水的工作,竟然如此的不珍惜!看来还是愿意学他爹爹做个草头王!”大家说笑一会,话传到他的耳朵里,高欢笑道: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?”并不予理睬。在他心里朝廷的法纪都崩溃到如此的地步,国将不国了。还要家干啥?

且说两道圣旨同时而发。朔州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