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下来,都得出五千块,总共十米的线都没有,这里不知道收多少钱?”
徐工干电气这一行时间长了,自然知道楚云飞说的是实情,起码,内陆很多城市是这么做的,“你说得也是,不过,这里毕竟是内海啊,怎么供电局钱让我们出,东西一定要他们买?我们也可以去他们指定的品牌那里采购的嘛。”
徐工想的,不能说不在理,供电局为了保证设备质量和线路稳定,对相关设备的采购,应该做严格的管理,其中就包括对品牌和生产厂家的认定,换句话说,就是斟选几家质量和名气都属上乘的企业作为供货商。
徐工看重的,就是“几家”这种情况,作为供电局这种垄断性质的单位,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宝压在一家身上的,那样实在就太被动了,供货企业一旦出现什么问题,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是不可估量的。
哪怕其中一家企业独大,占了90%的定单份额,至少也要留出来几个百分点的份额,来安慰其他几家供货商的,这叫“规避运营风险”。
既然供货的不只一家,要是徐工他们去采购的话,起码在小范围内还能“货比三家”,搞搞价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。